手机端
상단여백
首页 历史/民俗
请来济州流放自我!“济州流放之路”文化旅游线路介绍
  • 作者 : 卢建雯
  • 发布时间 2013.04.27 00:13
  • 评论 0

   
 

如今的旅游胜地济州在遥远的古代是有名的流放地。朝鲜王朝五百年历史上,有两百多人曾被流放至此。因为交通不发达,与韩半岛隔海相望的济州岛,自然而然成了流放的最佳地点。因此,济州岛也就拥有了其特有的“流放文化”

被流放到济州岛的人,大部分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和文人,其中以“秋史金正喜”和“光海君”最具代表性。这些“名人”向济州岛民传授了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对济州岛的文化和艺术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日前,济州观光公社推出了以“秋史金正喜流放地”为中心的“济州流放之路”文化旅游线路。这条“自我流放路线”由徒步旅行和文化体验组成,分为:总长8.6千米的“执念之路”、总长8千米的“缘分之路”和总长10千米的“沉思之路”。

流放之路或许是一条绝望的道路,然而对金正喜来说,更是一段成就自我的路。他的“秋史体“和《岁寒图》就是在这段艰难苦恨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踏上流放之路,我们将与金正喜一起经历他的彷徨、沉思与执着;同时,自我放逐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回头看看来时的路,找寻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背景知识

   
 

金正喜(1786-1856)】

金正喜是朝鲜时代的文人、金石学家、诗人。字元春,号秋史、阮堂、礼堂等。1809年,金正喜科举及第,同年赴北京与清朝学者阮元、翁方纲、曹江等交游,在经学、金石学、书画等方面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他的艺术作品在清代考证学的基础上,把诗、书、画结合在一起,呈现超脱现实的理念美。1840年,55岁的金正喜被流放到济州岛,直到1848年。他的秋史体正是在这样的流放生活中得以发展和完成的。拥有天赋的金正喜通过后天的的努力,不仅在书法上达到了至高境界,还在金石考证学、经学、佛学、绘画等方面拥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是19世纪东亚的艺术巨匠。他被称为“韩国的王羲之”。

     
 

【《岁寒图》(国宝第180号)】

金正喜被流放到济州岛,在绘画和诗词创作中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他在《岁寒图》上寄寓了自己在逆境中的思想感情,把它送给了时任翻译官的李尚迪。道光25年(1845年),李尚迪带着金正喜所画的《岁寒图》赴北京,在参加秋史诗友吴赞的宴会时候展示了此画。包括吴赞、章岳镇、赵振祚、曹铜坚在内的16位声名素著的文豪均在画上题字。

   
 

【秋史体】

秋史体是金正喜创造的书法字体,是在中国汉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秋史在少年时期因受到清代“学艺一致”的思想和金石考证学等的影响,对于书法的源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立足于翁方纲派的理论,以汉隶为书法根源,并将之运用于楷书和草书,最终创造出了“秋史体”。该字体纵横笔画的粗细对照鲜明,粗犷有力,令人感觉是在看一幅幅有趣的画。此外,笔画的排列很有个性,体现了独特的结构美。

紫燕飞来绕画梁

深谈实状语琅琅

千言万语无人会

又逐流莺过别墙

——秋史金正喜

 

 

“流放之路”相关景点介绍

1. 济州秋史馆——蕴藏秋史金正喜艺术之魂的地方。

地址:西归浦市大静邑安城里

开馆时间:09:00-18:00

2. 大静乡校

大静乡校供奉着古代贤儒的牌位。它是朝鲜时代济州的三座乡校之一,现被指定为济州岛第4号物质文化遗产。

地址:西归浦市安德面沙溪里

3. 五贤坛

五贤坛是缅怀朝鲜时代初、中期被卷入史祸和党派之争而被流放的冲庵金净、圭庵宋麟寿、桐溪郑蕴、清阴金尚宪、尤庵宋时烈等五位贤人的祭坛。肃宗8年(1682年)最初建立时名为橘林书院,高宗8年(1871年)时被废弃。高宗29年,儒生重新立了五座石碑,称五贤坛。

地址:济州市三徒1

 

 

 

 

 

卢建雯  alecsuandme@naver.com

<© 济州周刊(http://www.jejuchina.net),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制发行>

icon热门新闻
评论 0
查看全部
没有帖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