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상단여백
首页 文化/艺术 电影与演出 Photo
以电影的方式祭奠
  • 作者 : 卢建雯
  • 发布时间 2013.04.08 14:11
  • 评论 0

我知道这是一部以“济州四·三事件”为题材的电影,却没想到是导演用电影的方式祭奠逝去的亡灵。

这部在第29届圣丹斯电影节上获得大奖的韩国电影,据说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肯定,而且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分钟。导演五灭(“五灭”是导演的笔名)没有出席颁奖典礼,他曾说:“比起个人的荣耀,我更想和济州人民一起分享电影,和众多灵魂一起分享大奖。

独立电影《지슬》(土豆的济州方言)的背景是1948年11月,因为美军一句“海岸线5千米以外的所有人都是暴民”的话,30000多济州人丧命。对当今的济州居民来说,这不是近代史,而是“我父亲的父亲”时代所遭受的残酷的现实,与“我”并不遥远,却更显其悲悯。

   
▲ 电影剧照由Japari Film公司提供

现在想来,电影画面理所当然是黑白的,不过脑海中的场景似乎展现了它本来的色彩,甚至有时候黑的极深,白的极亮,“黑”与“白”的转换让听不懂济州方言的我也完全理解导演的镜头语言。电影的框架由“神位”、“神庙”、“饮福”、“烧纸”四大段组成,这些汉字在画面中出现,却与故事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当“祭祀四部”完全出现以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导演在用自己的作品祭奠死去的冤魂。

电影其实让人觉得有点恐怖。不是赤裸裸的恐怖画面,而是一种对心灵的震慑感。比如洞窟辣椒烟熏那场戏。烟气把每个人都熏得流泪了,军人不停地边用手擦拭眼泪边胡乱开枪,避难者边不停流泪边使劲扇风让烟雾扩散。在我眼里,他们要么是黑色的,要么是土黄色的,只有一个胖士兵是白色的。电影镜头跟随着向洞口扩散的烟气推进,离胖士兵的脸越来越近,他慢慢抬起头,帽檐下是他的泪流满面。在与他相视的瞬间,我一个哆嗦,不禁害怕起来,或许是配乐,又或许是画面与配乐的结合营造出的氛围让心颤抖了一下。

   
 

艺术创作永远来源于现实,并高于现实。电影取名《土豆》似乎就有那么点艺术感,而那些“土豆”正是让观影者悲伤的落脚点。土豆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的主食,片中,避难者无不惦记着要带这份干粮。在一家人家,腿脚不便的母亲不想拖累儿子媳妇,坚决不肯一起躲到洞窟里去。她吩咐儿子把土豆带走,儿子生气地回答:“现在土豆很重要吗?”当洞窟中的人们开始分食土豆的时候,影片中的避难者和影院中的观众们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避难者挤在狭窄的洞窟里,洞窟在电影画面中上下左右慢慢移动,意味着时间在一点点过去。此时,军人在搜村,见一个杀一个,连一只脚都已经踏进棺材的老人都不放过。腿脚不便的母亲身受重伤后坚持爬到土豆篮筐旁边,把土豆拦在怀里。等她儿子回到村里找寻的时候,等待的只有残垣断壁和被烤焦的土豆。做儿子的哭了,向母亲的房间磕头,然后把土豆带回洞窟。乡里乡亲边吃土豆边说“哟,还是热的呢。”“甜啊,真甜。”儿子没有宣告村庄的情况,只是把脸藏起来,默默流泪。

两个小时的电影,并不算长,不过也足够压抑。电影公映后,导演说,他被人问道“为什么要把残忍的历史翻出来再次刺痛人们的心?这样做的话,除了愤怒还是愤怒。”导演回答,他想在更晚之前,用自己的方式去安慰那些逝去的灵魂。“电影确实让人再次回到那残忍的历史中,但我希望观影者能怀着祭祀的心情看完整部电影,以慰先人的在天之灵。

我觉得,导演还是很“善良”,电影并没有那么黑暗。因为结尾的时候,新生儿降临了。婴儿啼声清亮,和母亲一起躺在一束光亮透进来的洞口——这应该就是导演在表达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电影结束,影院中没有人说一句话。大家默默起身,默默退场,影院里的空气像是凝固了,似乎真的祭拜完亡灵。我的心情也有些沉重,一直屏息静气,直到踏出影院的那一刻,看到外面的阳光,我才舒一口气,同时感叹:“这电影,不得奖才怪!”

 

卢建雯  alecsuandme@naver.com

<© 济州周刊(http://www.jejuchina.net),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制发行>

icon热门新闻
评论 0
查看全部
没有帖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