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상단여백
首页 读者声音
济州旧书香
  • 作者 : 郝经纬
  • 发布时间 2013.04.08 13:47
  • 评论 0

   

▲ 旧书店营业时间:周一到周五下午3点至晚上9点;周六下午1点至晚上9点              图片提供:卢建雯

淘书十余年,外出旅行时,每到一地,总会事先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打听当地旧书市场的位置。因此,归途的行囊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几本新的“战利品”。积习已久,乐此不疲。

旧书店或者旧书街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坐标,这里浓缩并尘封着一个民族的荣辱兴亡与过往今朝。老北京的厂甸,东京的神田旧书街,首尔的清溪川,伦敦的查令十字街,巴黎的塞纳河畔……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街道,早已成为书痴心中的圣地,若有幸徜徉其间,则此生无憾。

这次工作在济州,远离了家乡的周末旧书市,些许遗憾始终萦绕心头。书瘾发作,也只能尽力克制。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同事谈起了自己的这份嗜好,却意外地得知济州岛也有一家旧书店,一种久违的心潮澎湃霎时汹涌周身。坐立不安地熬到下班,无暇顾及一天劳累,便迫不及待地奔向那里。如同圣城路上虔诚的朝圣者,不远万里,只为一睹夕阳下那一抹上帝的荣光。对于淘书者来说,书即上帝。

旧书店安详地伫立在光阳十字路北边的一条短巷里,南边则是济州岛最热闹的娱乐区,一条马路隔绝了浮华与喧嚣,阻断了熙熙攘攘与觥筹交错,使这里愈发显得简陋与孤寂;只有三四爿店铺错落街边,还有一座孤零零的公寓,但却弥漫着一种真实无比的生活气氛。

推门而入,一股熟悉的味道扑鼻而来,这是岁月在发酵,是历史在沉淀,这就是旧书香。四十平米左右的空间整齐地排列着十几个书架,架子上挤满了书,没上架的书一摞摞地堆放在地上,有的书堆竟然超过了我的身高。眼前的景象残酷地将旧书业的日渐凋敝呈现于眼前,电子书充斥着的信息时代,纸质文献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更何况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溺笙歌犬马,书已然成为他们的陌路。店主是一位五十上下的中年男人,微笑着和他打了声招呼,随即开始了我对书的巡礼。

书籍是经过严格分类的,文学、历史、哲学、医学、艺术、少儿……古旧珍本和关于济州的史料文献都被单独摆放。从中可以感受到店主的良苦用心,是为顾客提供便利,更是对于书的一片赤诚。当然,大部分是韩文书,中文原版书则陈列在最里面的书架。由于时间关系,匆匆浏览一圈后不舍地离去,但是喜悦之情依然泛滥于心。不知道这是不是济州岛唯一的一家,但总归聊胜于无,心中便充实了许多。此后,每个月都会去两三次,不一定为了要买到什么书,那种功利心早已被我涤除,而更多的是为了逃离世俗。进入那道门,便是另一个世界,这里只有书与我。不需要夸张的语言,自能通晓彼此的心底。它们用一种沉默,慰藉着客居的灵魂。

《四书道贯》是我在这家书店买的第一本书,它静默在书架上已不知多少个年头了。起初我也未曾留意它,只是打过几个“照面”。直到后来阅读《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时,看到多处对于此书的冷嘲热讽,便在一次旧书店之行中将此书从架上抽出。暗红色装帧朴实无华,蒋介石先生题签的书名置于正中,台湾世界书局一九六七年六版。翻开扉页我惊愕地发现,著者陈立夫先生的毛笔签名赫然在目——“仁钟世兄指正,陈立夫持赠”。众所周知,陈立夫先生是国民党元老,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于是毫不迟疑地将书买下,低廉的价格自然又让我暗喜了一番。归途中心情仍难平静,可能这是我所有藏书中所谓“压箱底”的一本吧,只是已经无从查考此书缘何会远渡重洋出现在这里。每本书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是不轻易为外人道的;也因为要肩负更为神圣的使命,所以无私地将自己的故事湮没于字里行间。淘书是需要缘分的,这些年的经历让我坚信,与书之间存在着一种命中注定。因此平常心至关重要,不去在乎得失,只需享受过程,那么结果自然不会亏待我。类似的故事我收藏了许多,如今在这里再次上演,只是此番结局着实出乎意料。

如果你也是一名书痴,如果你来到这美丽的神秘之岛,那么你一定要在这家书店驻足片刻,也许你会与梦寐以求的书不期而遇,如我这样。

 

郝经纬  qdhaojingwei@163.com

<© 济州周刊(http://www.jejuchina.net),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制发行>

icon热门新闻
评论 0
查看全部
没有帖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