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상단여백
首页 历史/民俗 传统与民俗
食物里的韩中交流史——豆腐
  • 作者 : 王天泉
  • 发布时间 2016.06.27 14:46
  • 评论 0

 

  “这是韩国独有的东西”,韩国朋友经常这样自豪地向我介绍。但是,人类在古代的交流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任何一种文明能够生存和发展都必然是融合、吸收多种文明的结果,文明越是灿烂,这种交流融合就越是频繁和紧密。

    文明的交流绝不只像传统史学所关注的那样,仅存在于那些重大的政治、军事、外交领域,或者是文学、艺术等辉煌灿烂的显耀之处,在并不那么“高大上”的地方,常常存在着更为频密和深入的交流。饮食文化就是文明交流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东亚三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使用共同的文字,拥有共通的文化根源,在饮食方面的交流与联系更是盘根错节,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在《食物里的韩中交流史》中,我们将从历史民俗学的角度,为您逐一介绍那些韩中两国人民熟悉的饮食,并揭秘其背后的联系和发展。

    豆腐

    来韩国后发现,韩国人也很喜欢吃豆腐,而且沿用了传统的做法,做的豆腐味道纯正。 超市里常卖一种现做的热豆腐,买回家简单一切,蘸点调料,立马可食。豆腐的醇香和小葱的辛香分明可辨,口味清淡而又回味无穷。还有一种豆腐点心也同时出售,类似于北方的“枇杷梗”,香脆可口,是很好的茶食。 韩国人常吃的豆腐大致有两种,一般的豆腐和순두부,后者很多人都翻译成豆腐脑(南方称为“豆花”),其实和我们早餐常吃的豆腐脑并不一样。 韩国的这种순두부点的卤水更多,口感不如豆腐脑那般滑嫩,所以我以为翻译成“碎豆腐”更为恰切,发音近似,而且能准确表现其形态。用这种“碎豆腐”制成的浓汤是韩国饭店里寻常可见的菜品,除了味道稍辣,颇和中国人的胃口。 而且,韩国人至今仍喜爱食用豆叶, 古代称为“藿”,一度是三代以来直至魏晋时期百姓的主要蔬菜。但是,像豆腐皮、豆腐干、腐竹、素鸡、各种豆腐乳等花样繁多的豆腐制品,韩国人就闻所未闻了。尽管如此,由于豆腐是如此深入地融入了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以至于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豆腐乃是韩国固有的饮食。

    其实,中国不仅是豆腐的发源地,豆腐的原料——大豆,原产地也在中国,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豆,在古代称为“菽”,是五谷之一。《诗经》上有大量关于菽的记录:“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小雅采菽》);“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豳风七月》……说明至迟在春秋时代,豆类就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主要食粮。今天,英语把大豆叫做soy或soye,就是用的“菽”字的音译。

    最早的豆腐出自何人之手难以确知,但是自宋代以来,很多学者都众口一辞,认为汉代的淮南王刘安是豆腐的发明者。比如精于考据,为学严谨的大儒朱熹在其《豆腐》诗里便说:“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大医学家李时珍也持同一说法:“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这些说法虽然没有权威的证据可以确证,但河南郑州打虎亭汉墓出土的石刻像上已经详细表现了泡豆、磨豆、过滤、煮浆、点浆、加压脱水等全部豆腐制作工艺。说明中国汉代豆腐已经普及。

    至于豆腐何时东传韩国,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录。 豆腐始见于韩国的史料记载是在朝鲜王朝实录中,而成书于1145年的《三国史记》和稍后的《三国遗事》却都没有提及豆腐。不过,史书没有记载并不意味着豆腐没有更早地出现在古代韩国人的饭桌上。因为1500年前,以大豆为原料的豆豉,已经是韩国的特产了。那么,豆腐的传入,应该早于朝鲜王朝时代。

    韩中豆腐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即使是“绝海孤岛”的济州也概莫能外。根据我的观察,济州岛的文化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受山东半岛和江浙地区的影响极为深刻。比如,济州著名的海水豆腐,很可能就是韩中饮食文化交流的产物。在韩国各大商场的豆制品柜台里都可以看到这种济州产的盒装海水豆腐,非常受韩国民众喜爱。有一家开在济州东北部善屹里的手工海水豆腐店也因此名声在外,很多人慕名驱车前去品尝。

    其实,在我的家乡青岛,海水豆腐就是一道当地特色美食。与传统的卤水豆腐相比,海水豆腐的特点是入口清爽、滑润,口味独特、醇厚,味道鲜美异常,并且不会破坏大豆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危害。海水豆腐含水量低,用手按压感觉比普通豆腐硬。由于它不含任何卤水、石膏等添加剂,所以表面看没有普通的豆腐细腻光滑,甚至有点粗糙,但闻起来却没有了那股卤水或石膏味,只有浓郁的大豆清香。而且,海水豆腐烹制时比较耐煮,且膨胀有弹性,越炖越嫩,鲜味十足。在青岛的胶南、崂山等沿海农村,逢年过节都有做海水豆腐的习俗,据说已经传承了千百年。说济州人的海水豆腐系从山东地区引入,这样的推论似乎也不是空穴来风。

    作为一个外国人,来到韩国、来到济州,居然能够像在中国一样吃上豆腐、乃至于家乡味道的海水豆腐,在倍感亲切之余,更加清楚地体认到了韩中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联系。作为老百姓的恩物,豆腐和大豆食品为韩中人民提供了足够的蛋白质,也从豆腐中体味到了素朴淡远的人生哲理。朝鲜时代的大书法家秋史金正喜手书的对联“大烹豆腐瓜姜菜,高会夫妻儿女孙”便是这种淡泊自足的东亚精神的写照。

王天泉  tianquan29@126.com

<© 济州周刊(http://www.jejuchina.net),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制发行>

icon热门新闻
评论 0
查看全部
没有帖子。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