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为楸子岛黄花鱼节上的黄花鱼,下图分别为黄花鱼节上的徒手抓鱼以及迎风飘扬的五色旗摄影:Douglas MacDonald |
楸子岛位于济州本岛西北端的海上,由上、下楸子岛、秋浦岛、横干岛4个有人岛与38个无人岛组成,自古就是济州岛连接大陆的重要海上门户。朝鲜后期的著名诗人丁若镛有诗云:
楸州船到獭州淹,满载耽罗竹帽簷。
纵道钱多能善贾,鲸波无处得安恬。
诗里的楸州即楸子岛,而耽罗则是济州的古称,济州与大陆的贸易往往以此为中转站,然而海途险恶,商人在获利的同时也承担着极大的风险。古代朝鲜有关济州的漂流记或飘海录里几乎都会提到楸子岛,可见楸子岛附近的海况是非常复杂的。
不过,凶险的海洋也慷慨地把丰富的渔业资源赠与了楸子岛。楸子岛是著名的海钓胜地,盛产真鲷(俗称加吉鱼)、鲈鱼、鲅鱼、大虾、鱿鱼等海产,特别是小黄花鱼更是久负盛名。8月12号至14号,是第四届楸子岛黄花鱼节,借着这个机会,我和几位韩国友人一起登上了这座心仪已久的海岛。
乘坐高速艇在风浪中颠簸了一个小时,我们在旗幡招展的上楸子岛码头下了船。码头上到处是黄花鱼节的横幅,主会场也设在这里。每天都进行数场文艺演出和民俗表演。演出的间隙,大屏幕上不断播放介绍楸子岛和黄花鱼节的宣传片。
说到节庆的名字,翻译时我还是很踌躇了一番的。因为按照韩文的原意应当是干黄花鱼,但又和我们理解的干鱼有很大不同,实际是腌制过的黄花鱼,一条一条地绑成一串。这种包装形式很传统也很有民族特色,总让我想起儿时在市场买到的毛蟹,也是用草绳一只只地绑成一串儿,边张牙舞爪边口吐白沫,既经济环保又饶有趣味。
楸子岛的干黄花鱼,实际是半干不湿的,而且已经清洗过,可以直接烹制。黄花鱼在韩国最常见的烹调方式就是煎烤,把这种腌好的黄花鱼放到煎盘或烤箱里,利用鱼自身的油脂就可以做出外焦里嫩的煎烤黄花鱼,香气四溢而绝不油腻。
一下船,我们就在干黄花鱼节庆会场入口品尝了赠送的烤黄花鱼,味道确实鲜美,即使和济州市内买的黄花鱼比味道也稍胜一筹。和所有登岛的游客一样,垂涎难禁的我们也进去买了一大盒黄花鱼。按照楸子岛区区长朴宗英(音译)的说法,节庆主办方之所以选择黄花鱼作为海岛节的主题,不仅因为它是楸子岛的乡土特产,还因为它是楸子岛纯净自然环境的象征。
我深为赞同这一观点,同时也感到一种无以言表的酸涩和无奈。黄花鱼学名黄鱼,在我国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两种,和带鱼、墨鱼并称“中国四大海产”。然而时至今日,因为灭绝性的捕捞和严重的海洋污染,野生大黄鱼已经基本绝迹,小黄鱼也基本难以形成规模产量。世界三大小黄鱼产区,中国的两个产区野生资源已经非常少了,只有济州岛附近海域仍然保有较丰富的鱼群。2007年楸子岛黄花鱼的产值是73亿韩元,2010年达到240亿元,产值翻了接近4倍。刨除物价上涨因素,产量至少增加了一倍。
在韩国生活,一个很强烈的感受就是韩国人对自己的东西向来是弊帚自珍的:韩国的土特产叫做“身土不二”,意思是韩国人吃韩国土地上产出的东西对身体才最好,所以和中国恰恰相反,韩国牛肉的价格基本是美国牛肉的一倍;韩国的文化,哪怕是我们视为迷信的巫术,也珍重地保护起来,认真细致地加以研究;民俗博物馆里的藏品在很多人看来不过就是些旧时代的家伙什儿,却被认真地保存和复制下来,因为它记录了祖辈的生活……这种心态使资源并不丰富的韩国拥有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空间。
黄花鱼节并不限于黄花鱼一点,同时还举办徒手抓鱼、钓鱼大赛、国乐演奏、书法展示、干黄花鱼制作体验、乡间小路旅行等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充分利用了海岛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同时也加入了一些普适性强的内容,完全可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要,是一个利用当地渔业特产拉动海岛旅游的成功范例。
我们当晚下榻在下楸子岛的一间民宿里,普普通通的一座渔家小楼,但是凭海临风。傍晚时分,远处落日红霞、波光粼粼;眼前渔船摇曳、海风轻拂,那份久违的宁静和惬意,让我萌生了一个心愿:下次黄花鱼节时,我要来岛上小住一段,仔细品味这个生机勃勃而又淳朴静谧的海岛。
王天泉 tianquan@jejuchina.net
<© 济州周刊(http://www.jejuchina.net),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制发行>